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 > 正文

新研究为粉尘“铁肥料效应”提供直接证据

  • 2023-06-19 09:49:25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科技前沿】新研究为粉尘“铁肥料效应”提供直接证据

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项研究发现,亚洲粉尘的二价铁含量对太平洋地区的浮游植物生长更为关键,而青藏高原冰川侵蚀过程可能是亚洲粉尘铁化学形态变化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粉尘铁输入增加、海洋生物固碳作用增强、大气二氧化碳降低、全球气候变冷”这一碳循环正反馈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研究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环境团队昝金波和方小敏研究员联合国外科学家共同完成,发表在日前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该文章的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昝金波介绍,地球生态系统海洋的营养物质通过河流和粉尘补充,大陆粉尘携带的铁元素在风力搬运作用下进入海洋,引起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的危害,称之为粉尘的“铁肥料效应”。已有观测表明,亚洲内陆大气粉尘中铁元素等营养物质通过高空西风环流传输到西北太平洋地区,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繁盛。那么,地质历史时期,亚洲内陆粉尘是否同样可以通过“铁肥料效应”强化北太平洋生物固碳作用,并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为此,研究团队自2006年起开始寻找亚洲内陆粉尘长时间尺度记录——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北坡,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亚洲内陆厚度最大、沉积速率最高的黄土古粉尘堆积——沉积厚度达671米,起始年龄约为360万年。卫星观测以及地球化学追踪物质来源均证实,塔里木粉尘是北太平洋海洋沉积物铁等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

由此,团队重建了亚洲内陆粉尘360万年以来,铁化学形态组成和含量变化历史。通过分析黄土古粉尘序列样品以及小于5微米黄土颗粒组分的铁氧化物种类和含量,研究团队发现,约距今8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开始,随着全球变冷以及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山地冰川的急剧增加,青藏高原的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增强,导致塔里木粉尘铁氧化物突然从赤铁矿转变为磁铁矿,同时,铁元素总含量和高生物活性的二价铁含量急剧增加。

研究团队进一步计算表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之后,亚洲内陆干旱区输送至北太平洋的铁元素总含量以及二价铁通量分别增加了约70%和约120%,极大促进了北太平洋生物物质的繁盛,并可能改变了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大量消耗了大气中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进一步变冷。

(责编:杨曦、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标签:

推荐阅读

新研究为粉尘“铁肥料效应”提供直接证据

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项研究发现,亚洲粉尘的二价铁含量对太平洋地区的

快看点丨67天 迅雷_日本电影68天迅雷种子

1、我分享你加我百度网盘昵称:我欲成社不说明来意不知道哪个是你。本

小岛秀夫想去太空并做一款能在太空中玩的游戏!-全球最新

小岛秀夫的纪录片《小岛秀夫:连接世界》播出后,在问答环节中TGA创始

石家庄启用人脸识别App乘车 鼓励绿色出行

石家庄地铁和公交将于6月16日开始试运行搭载人脸识别功能的“石慧行”A

天天简讯:川人百味

1、川人百味的厨师大部分以上来自四川,他们大多经过专业学校的培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在线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