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口社区省轻工业设计院小区停车棚里,居民正在给电动车充电
【资料图】
联胜世家北区智能充电车棚方便居民就近充电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百姓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带来便利的同时,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入梯上楼”等问题日益凸显。近期,我市相关执法部门联合属地、街道、社区进行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专项整治,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好的同时,也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了。
这些小区是如何治理的?如何为居民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让“飞线”充电不再“死灰复燃”?日前,记者前往多个小区实地走访,聆听居民心声,探访现场整治效果,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专家,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执法部门相关举措。
建造智能充电棚满足居民“硬需求”
“以前看到别的地方为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私自拉线导致火灾的新闻我就担心,因为我们这里以前也是‘飞线’充电,不仅不美观,还很危险。现在好了,新车棚宽敞,电动自行车可随时充电,方便又安全!”7月20日一大早,青山湖区京东镇联胜世家北区5栋2单元居民秦金龙骑着电动自行车买菜回来,把车停进自家楼下不远处新建的电动自行车棚,然后手机扫码付费充上电后便走出车棚回家。“自从安装了智能充电车棚,停车和充电都很方便。扫码充电,价格实惠,充电完成后还会自动断电,又省心又安全。”秦金龙说。
秦金龙所住的联胜世家北区是京东镇联胜村新建的安置小区。随着住户的增多,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车辆乱停乱放、楼道充电、高空飞线、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等问题日益突出。“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是居民的‘硬需求’,我们必须用安全的办法解决。新建车棚是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难的最有效办法,但还要综合考虑方便居民、安全用电等因素。”联胜村干部秦宇民告诉记者。
为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难题,联胜村干部积极走访村民,深入摸排小区车辆情况,听取村民改建意见建议。同时,村委会多次协调物业公司就电动自行车棚安装位置、相关管理等问题进行商讨。
最终,联胜村确定在居民楼周边和闲置空地上新建开放式充电车棚。
7月初,该小区新车棚和充电设备搭建完成。新建的车棚分散布设在各栋居民楼前后,可同时容纳几百辆电动自行车,很好地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车棚内每一个便民智慧充电桩上方都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图,居民扫码、付款后便能开始给爱车充电。车棚顶上的蓝色不锈钢棚牢固又防水,能有效保护电动自行车在安全的情况下充电。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全部按规定统一停放。如今的联胜世家北区,电动自行车停放有序,“飞线”充电现象不复存在,居民安全感满满。
加装充电设备回应群众“高呼声”
“在这里工作多年,看着小区由新变旧、再由旧变新,如今新修建了电动自行车停车棚,还有了充电桩,再也不用从办公室窗户拉线出来充电了。”7月21日下午2时左右,在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南关口社区江西省化学工业设计院小区宿舍楼4栋南面,该设计院职工张诚正把一辆蓝色电动自行车停进新建的车棚里,插上充电线后,他拿起手机对着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扫一扫”,支付一元钱,“滴”的一声后,设备上显示“正在充电”。“这个充电又快又便宜,一元钱可以充电4个小时,完全能让电动自行车‘满电复活’。”张诚风趣地说。
南关口社区所管辖的省化学工业设计院小区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共有8栋宿舍楼、住户600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各项基础设施都较为落后。今年,依托文明创建、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省化学工业设计院小区拆除了一些废弃花坛和违章搭建的雨棚、车棚,在楼栋间“见缝插针”,规划了7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记者注意到,长10米左右的蓝灰色停车棚内,间隔有序地安装了10个充电设备,每个充电设备上设有两个插线口,可以同时允许2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蓄能。
在南关口社区省轻工业设计院小区,家住4栋3单元201的居民黎芳正在将自家的“小毛驴”连接3栋北面的停车棚充电桩准备充电。“我们家附近的充电棚已搭建好了,但是充电设备尚未安装,我只能就近推到这边来充电了。”黎芳说,“期待充电桩加紧建成完工,这样在家楼下就可以充电啦,省时省力更方便。”
近年来,市民群众对文明充电越来越认可,对在小区内安装充电设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年5月,在充分听取了社区居民和施工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场地来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目前我们已建成2处,其余5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5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南关口社区党支部书记万丽芸告诉记者,“改造后,拉线充电的现象在我们小区基本消失,环境更加整洁了,安全隐患也减少了,社区管理起来也方便多了。”
疏堵结合治理破解充电“大难题”
相比部分老旧小区,南昌高新区龙江社区的充电设施布设算是比较合理、完善的,既有地面停车充电棚,也有地下充电桩。
据了解,龙江社区管辖龙江花园和水科所宿舍,是一个由省农业厅集资房、江铃集团商建房和职工宿舍楼构成的混合型小区。近两年,社区在原有路面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基础上,新增了2层地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新增电动自行车棚后,社区现可满足1000余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然而,即使如此,仍有少数低楼层住户将电线从自家窗口拉到地面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7月18日上午,记者看到该社区10栋1单元3楼住户,从自家窗台接出电线扯到一楼,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充电插排和电动自行车插头相连处没有做任何保护措施,而就在这栋楼旁边,就是小区集中充电的车棚。“小区设有集中充电棚,有个别低楼层居民从家里把电线‘飞’到楼下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这种危险行为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非常影响市容市貌。”该小区物业管理员朱义秀说,“我们经常劝阻这些随意扯线的居民,但总有个别人不听劝阻。”“有的居民不愿意去统一停车点充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充电点离家远;二是感觉接自家的电,费用更便宜。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全力消除安全隐患。”龙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闵微君介绍道。
同时,为进一步杜绝电动自行车搭乘电梯上楼入户,消除室内、楼道乱充电的现象,龙江社区积极利用网格议事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乱象。在龙江花园高层50座电梯里面安装梯控,对电梯区域内电动自行车进行识别干预,让电梯“拒载”电动自行车,让居民住得更安全、更舒心。
在强调禁止“飞线”的同时,龙江社区也在不断改造小区车棚,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车棚。“为进一步满足3栋、7栋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需求,社区将运用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征得居民同意后,拟在3栋、7栋共新增2个电动自行车棚,做到‘一楼一棚’全覆盖。”闵微君向记者坦言,针对小区居民“飞线”充电现象,社区做了很多整治和防范工作,但他们没有执法权,要想让居民们不私拉乱接,恐怕还需要花更多时间,做更多努力。
“针对‘飞线’充电现象,现在更多的是开展劝导。”走访中,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处处长戴昌仁告诉记者,小区电线私拉乱接、“飞线”充电等主要是由于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加之小区管理上有缺失等诸多原因导致。近年来,我市消防部门多次会同所属社区及街道办深入小区开展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及劝导工作,但以上乱象仍时有发生。
“无物业小区和老旧小区的乱象治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据戴昌仁介绍,下一步,市消防救援支队将联合公安、住建、城管等单位,大力开展“飞线”充电、“堵塞消防通道”及“占用公共区域”等专项整治,督促当地街道办落实属地责任,及时排除居民身边的安全隐患。同时,将以无物业小区和老旧小区的联合整治推动整个辖区的乱象治理,并以此形成常态化管理,坚决根除“不安全”“不美观”“不文明”的城市乱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南昌日报记者刘帆邬靓文/图)
专家说
加强充电场所安防措施 提升充电安全性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国新
当前小区电动自行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自行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内无专用停车棚、电动自行车扎堆无序停放,以及私搭乱接电线、过度充电引发电动自行车产生火灾风险,惨痛教训敲响安全警钟。
在我看来,加强对“飞线”充电的治理,应从源头和末端两方面共同发力。所谓源头,一方面要考虑“飞线”充电现象产生的根源,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合理选择充电场所,让电动自行车能够有电可充。另一方面,要加强充电场所的安防措施,减少充电顾虑,提升充电安全性。例如,集中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车棚应设置在室外,并使用不燃材料搭建;不具备室外搭建条件的建筑内部车棚,应进行有效的防火防烟分隔。末端则是指要通过技术和惩戒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出现“飞线”充电现象。就目前来看,一些小区已经通过加装设施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同时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的情况加强巡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管理。
当然,充分让各地小区管理者和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造文明充电的环境,进一步加大对“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的宣传力度,有效引导居民规范充电也尤为重要。
(南昌日报记者万玲整理)
代表说
建立健全全过程建设、运营检查监督办法
市人大代表熊明东
自2016年9月1日《南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有序、畅通、安全、文明”宗旨,依法履职,齐抓共管,开拓创新,加大法规宣传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纵观多地小区,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现象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仍未清除,所以妥善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我建议:
一、规划管理,合理布置。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应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且应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公共场所和公共建筑宜在室外设置独立建造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要划线并设标识,加设遮阳、挡雨棚;老旧住宅建筑及民房建筑应根据人口数量情况,建设或改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和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时,要求使用专业安全的智能科技充电产品。
二、出台标准,健全规范。在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所、充电设施的建设及运营期间,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建设及验收标准,包括电缆规格、机电荷压、搭设规范等强制要求;对运营期间的用电及收费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全过程建设、运营检查监督办法,做到从场地建设到充电结束可全过程追溯责任。
三、社会参与,强化运营。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引进有资质的、专业的充电设备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施工建设公司。同时,建议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以“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鼓励信息化管理好、投资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参与到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当中;可依据企业实力,分3年、5年甚至10年,进行“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到期后,政府可重新组织招投标。此举将更有利于激励中标单位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保障服务。(南昌日报记者蔡欢整理)
标签:
日前,记者前往多个小区实地走访,聆听居民心声,探访现场整治效果,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专家,听取意见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高温、战酷暑,用汗水书写劳动之美,用坚守点亮城市之光,将“热度”转换为感动这...
7月19日,南昌市粮油作物高质高效鼎湖镇千亩示范片传出喜讯——早稻亩产达到664 57公斤(湿谷称重为773...
安全生产主要相对指标稳步下降,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昨日,南昌市检察机关发布2022年1-6月主要办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