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南昌市重大重点项目——沿江中北大道提升改造(二期)正式通车。记者 马悦 摄
(相关资料图)
6月20日,“胡子工程”——昌西大道正式通车。 记者 成奔 摄
“断头路”——江报路延伸工程已完成道路结构施工即将通车。 记者 喻云亮 摄
乡村公路平坦宽敞,告别了“晴天扬灰路,雨天泥巴路”的过去;城市路网纵横交织,打通“肠梗阻”实现四通八达;多座大桥跨越赣江,活跃“一江两岸”的经济往来;多条国省道升级改造,阡陌纵横助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抢抓机遇,筑路为民,书写出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发展的壮美诗篇。
强化内畅外联
构建路网“快车道”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南昌已进入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我市新的发展形势,优化提出基于“十横十纵”基础上的“三环多射”路网格局,道路网络分城市快速路和干线性主干路两个层级,总里程达544公里,并结合南昌市实际提出了“103060”的发展目标,即“10分钟上快速路,30分钟内上高速路,60分钟市域或大都市圈范围可达”。
放眼如今南昌,一条条高速公路伸向远方,一条条柏油路入乡进村,一辆辆公交车串起了城市生活,纵横阡陌间,铺就了我市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快车道”。十年来,我市持续、大力推进城市干线交通路网的建设,强化内畅外联,大手笔、大动作项目不断推出,干线路网建设成绩显著,洪腾高架快速路、昌南大道、前湖高架快速路、洪都高架快速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纷纷建成通车,我市城市快速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稀到密,实现了从城市常速普通平面路网到现代城市多层级立体快速道路网络的跨越,干线路网骨架雏形已初步形成。据统计,目前我市在建和已建成干线路网达311公里,占干线路网总规模约57%。
建设品质公路
提升干线服务水平
十年来,我市紧抓国省路网规划调整,全面提升国省干线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市提出“十三五”国省道公路与高速公路相对接,与城市市政道路、快速路相对接,与农村公路相对接,国省道公路绕城的目标。我市公路部门重点从品质公路建设、美化路域环境、提升公路通行安全、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着力,2016年以来,完成总投资22.2亿元。并通过对G105、G320两条国道续建及S218、S416、S426、S517和S526等5条省道实施7个升级改造工程,升级改造国省道总里程84.8公里,所辖国道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等级。其中,G320国道改线,将进一步串联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姚湾码头、红谷滩区南部、新建区望城等地,构建更便捷、更高效、更紧密的市域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结构。
如今,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环,以普通国道为城区走廊、普通省道为分支的“放射+环形”公路网络。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为建设人民满意公路,我市公路部门大力开展“畅安舒美”示范路创建。2017年,我市投资1.26亿元,将省道S417望招线及S106蛟万线22公里公路高标准打造成全省首条智慧旅游示范公路。公路建设中结合沿线自然环境,融入公路文化元素,集“短信服务、应急引导,全程监控、数据融合,环境监测、智能融冰,信息发布、路况提示,弯道预警、安全提醒”等科技功能于一体,为百姓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服务。2020年又投入700万元,新增设系统并优化平台。2021年,再次投入20多万元,实施S417、S106智慧旅游示范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新增波形护栏820米等,全面完善安全设施,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推进“胡子工程”攻坚
高效打通“断头路”
1月20日,“胡子工程”桃花路东侧(洪城路-灌婴路)正式通车,10余年“肠梗阻”被打通,加速了朝阳新城方向的通行;6月20日,逾期5年的昌西大道全线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十横十纵”干线路网,畅通进出城通道,缓解枫生快速路沿线压力,为我市规范货运车辆通行创造了条件;6月30日,“胡子工程”1号项目——南外环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更加高效地承担九龙湖、象湖新城、莲塘、向塘等区域的对外交通联系,有效避免城市交通运行的“肠梗阻”现象,为南昌市绕城高速外环闭环画上圆满句号……
为了让群众通勤时间少一点、回家早一点、上班顺一点、出行快一点,我市继续抢抓施工黄金期,按照时间节点着力协调解决“卡脖子”问题,完善城市干线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还下大功夫疏通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把“病灶”祛除,畅通百姓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志敏大道(庐山大道-梅林大道)、高新区规划A路、高新区瑶湖西规划二路、贸院路陆续通车,道路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堵”转“畅”。打通“断头路”,畅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民心。
建设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让百姓早日走上幸福路,近年来,我市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农村路域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打造“畅安舒美”农村路。各县区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实现了从“有路走”到“走好路”的转变,按照“建成一条、达标一条”要求,建好“四好农村路”。2021年,南昌市荣获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南昌市涉农县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覆盖率达100%;2022年,南昌市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安义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为加大对全市农村道路破损、沿线环境杂乱、道路交通安全等问题整治力度,真正把“四好农村路”建成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我市积极实施路面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白改黑”,市级财政计划每年投入3亿元,用三年时间,完成省道268.4公里、重要县乡道1000公里的“白改黑”任务,实现全市省道和县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100%、重要乡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50%以上的目标。其中2022年全市重要县、乡道计划完成“白改黑”建设89个项目共369公里,计划投资约9.5亿元,预计市级补助资金约2.2亿元。目前计划内项目均已获得施工图设计批复,完成率100%;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358.7公里,前期工作完成率97.2%;已开工项目230公里,开工率62.33%。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村公路总投资约75亿元。截至目前,南昌市十年以来的农村公路建设已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建设2643.2公里;危桥改造286座;新建桥梁18座。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交通网,如同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琴弦,承载起来来往往的车辆与人流,谱写着乡村振兴奏鸣曲。
更多过江桥梁
让一江两岸联系更紧密
如今,九龙湖新城、象湖滨江、VR科创城正在相继崛起,我市通过建设更多过江通道,不断扩大一江两岸版图。
2012年10月,朝阳大桥动工兴建,2015年1月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2015年5月通车运营;2014年3月,富山赣江特大桥正式开钻第一根水下桩基,于2017年9月竣工,昌南片区和九龙湖片区的市民往来不需绕行生米大桥,车程缩短30分钟左右,大大减轻生米大桥的通行压力;2021年4月,复兴大桥正式启动钢栈桥施工,如今已经进入了全线T梁架设施工阶段;2022年2月,南昌第九座过江大桥——洪州大桥正式启动建设……
南昌是一座江岸城市,依江发展是它的主要特征,这些桥梁的建设将赣江两岸紧密连接在一起,为城市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持续拉大南昌的城市框架。
坚实可靠的桥梁承载车来车往,而如今的数字化管护让桥梁更安全。现如今,跨江桥梁可视智能监控系统有371个摄像头,其中全景摄像机9台,400W红外网络高清枪机(户外)312个,400W红外网络高清球机(户外)50个,可以实时监控和及时掌握桥面、非机动车道及河道的突发状况;跨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根据桥梁的不同结构,布设有温度、湿度、挠度、索力、裂缝、支座位移及梁体振动等各类感应器共616个,实现7天24小时实时连续在线监测。
(南昌日报记者余文菁)
标签: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抢抓机遇,筑路为民,书写出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发展的壮美诗篇。
日前,南昌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持续加强开学期间道路客运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紧盯各大高校开学时间节点...
日前,我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结合近期开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通过教育引导、严管重罚...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给我市古树带来了严峻“烤”验。尽管如此,我市各地多举措为古树“解渴”,...
8月27日,英雄城南昌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2022年“喜迎二十大网络名人看南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