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为集聚发展、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整治提升及搬迁撤并五大类
(相关资料图)
南昌新闻网讯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及乡村振兴村庄分类要求,科学引导区县乡村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空间合理布局,有效指导市辖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的编制,近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南昌市村庄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批前公示。
构建“三带九区”乡村振兴格局
根据《规划》,南昌将统筹乡村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三带九区”的乡村振兴格局。
具体来看,“三带”为豫章山水乡村振兴示范带、湖滨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昌南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培育重点、打造样板、串点成带、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为原则,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九区”为溪霞—乐化城乡融合振兴区、岗上—向塘城乡融合振兴区、梅岭山脉休闲文旅振兴区、鄱湖海昏休闲文旅振兴区、抚河古镇休闲文旅振兴区、赣江下游—抚河流域现代农业振兴区、锦江流域现代农业振兴区、军山湖富硒现代农业振兴区、安义绿谷现代农业振兴区,分类分区对乡村区域进行发展引导。
同时,《规划》还优化了市域乡村产业布局,落实了《南昌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生态空间格局和农业空间格局,制定了相应的管控规则,并划分了五大粮油主产区、四大禽畜养殖发展区、四大渔业发展片区以及“一带多片”的特色产业空间。
确定市辖区42个中心村
据了解,此次《规划》细化了村庄分类型标准,南昌市村庄分类为集聚发展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提升类以及搬迁撤并类五个类别。在市域层面划定了乡村魅力空间发展区、环中心城区城郊融合圈、乡村生态保护控制区、乡村发展提升区四类分区类型引导。
《规划》对市辖区行政村单元进行了分类调整。调整后,聚集发展类35个、城郊融合类85个、特殊保护类18个、整治提升类176个,不作村庄分类村级单元(包括农场、林场、养殖厂、砖瓦厂等)59个;同时依据潜力评价,综合考虑设施支撑、空间均衡性及现行规划,综合确定了市辖区的42个中心村。
实行模块化“1+X”设施配置
在村庄配套标准方面,《规划》制定了乡村基本设施配置表及乡村高能级设施配置表。原则上中心村应配置高能级设施,包括综合文化站、室内健身点、村级幸福院(含老年人日间照料);为农综合服务站、特色民俗活动点作为特色类高能级设施,可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中心村配置。原则上要求乡村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大于1500人应设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大于3000人应设小学(含初小)。
设施配置方式上,将按照模块化“1+X”配置。“1”为行政村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是集中布置于村内的主要服务核心,为整个村域人口服务,配置内容可包括村委会(含警务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或综合文化站)、健身场地(或健身广场、室内健身点)、老年活动室(或村级幸福院)、便民农家店等。“X”为自然村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和服务半径要求,可分散设置的基础性服务设施,为具体的自然村人口服务,配置内容可包括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健身点、便民农家店等。
因地制宜提升乡村“颜值”
为强化乡村地区风貌引导,《规划》将市辖区乡村地区分为城镇村融合风貌区、山地自然风貌区、滨湖平原风貌区、滨河岗地风貌区四类区域。城镇村融合风貌区以“城村交融,风统延续”为特征,风貌引导重点关注乡村高品质公共空间、现代建筑风貌、景观品质的打造。提炼控制要素主要为建筑、节点、田。山地自然风貌区以“重峦叠嶂,乐居山中”为特征,体现山水格局,加强对山体轮廓线、崖线、制高点的控制,提炼控制要素主要为山、建筑、林。滨湖平原风貌区以“多彩水韵,岸绿景美”为特征,抓住大空间、小聚集的特点,改造及完善区域风貌,从建筑外观、色彩及村庄整体建筑风格等方面综合考虑,提炼控制要素为水、田、建筑。滨河岗地风貌区以“赣江水乡,田园风光”为特征,体现赣江文化特点、横街纵巷特色,重点处理新旧村落建筑色彩及风格的协调问题,提炼控制要素为林、田、水、建筑。
在郊野单元划定及控制方面,《规划》以不跨乡镇界线,5-8个功能相似连片的行政村为宜,共划分为48个郊野单元。(南昌日报记者刘冕)
标签: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及乡村振兴村庄分类要求,科学引导区县乡村地区的生态、...
昨日,记者从青山湖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南昌进出口总值1013 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 6...
10月27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0月26日,全市油菜播种面积86 05万亩,完成率101 24%。
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发布2022年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名单的通知》,我市222家企业荣获“江西省...
记者今日从南昌市体育局了解到,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30日开启南昌站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