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当以人的宜居和乐居为旨归。近两年,南昌夜间活动愈发活跃,夜间经济已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立足丰厚历史文化和优渥生态底蕴,南昌夜间业态愈发丰富,持续加强公共文化、城市更新、休闲空间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建设,为丰富、充实、优化群众夜间生活提供载体,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也因此有了迷人的魅力和光彩。
点亮夜读之灯
【资料图】
群众需求与文化供给精准对接
夜幕降临,白天的浮躁与喧嚣渐渐散去,繁忙了一天的城市归于平静,而遍布洪城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却依旧“热闹非凡”。
南昌高新区图书馆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在安静的环境、宽敞的空间之下,“夜读人”静静地在书海中徜徉,或奋笔疾书,或沉静思考,享受被书香浸润的夜时光。
市民蔡明背着双肩包匆匆走进图书馆,寻一空处落座。和那些背诵课文、订正错题的学生们不同,他今年36岁,已经工作十几年了。
“每晚8点开始,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蔡明说自己是二孩爸爸,下班后还要和爱人收拾家务、辅导孩子的功课。作为在职研究生的他已修满学分,但“写论文”这项大工程却迟迟没开始。
“图书馆夜晚也开放,来这里更适合写作,时间也比较充裕。”蔡明说,活到老、学到老,他也想用行动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在窗边的一个角落,王颖洁正戴着耳机边听网课边做笔记,她的目标是考研。“同学们都在准备考研,我也要紧跟大家的步伐,争取一次考过。”目标明确,上进的王颖洁不愿意放弃任何时间,每天晚上,她都到这里来看书、做习题,“这里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次懒惰的时候,抬头看到很多人都在为各自的目标而努力,就备受鼓舞,觉得自己应该再努力一点。”
对于图书馆来说,提供夜读服务是进一步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举措。
“周边人口密集,对优质阅读服务和公共空间的呼声高涨。群众有需求,我们就一定有行动。”高新区图书馆负责人张小文介绍,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图书馆实行超长延时服务,除每周一例行闭馆外,其他工作日延时至21时闭馆,每周六延时至24时闭馆,并针对晚间服务进行值班调整,全馆人员参与倒班,当好“掌灯人”。
同一时间,几十公里外的“孺子书房”悦澜湾分馆,“掌灯人”张翠芹也在忙碌着,打扫卫生、收拾书籍、招呼读者。她是幸福街道爱民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值周六,她将在书房值班到22时。
推门而入,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窗明几净、氛围雅致,崭新的木质书架陈列在两旁,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搭配上柔和的灯光、舒缓的轻音乐和淡淡的熏香,瞬间就让人安静下来。
记者注意到,在书架旁的靠椅上,坐着一位熟睡的大姐,她身旁身着校服的男孩笔直端坐,手捧书籍,正神采奕奕地读着。
男孩名叫钟安,是湾里第三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表示在图书馆夜读让他感到很放松。“这里周末晚上开放,母亲一般都会带我来这看书,离家近、环境好,我很喜欢来这里夜读。”
“这里位于湾里中心城区,人流量大、住户多,不少人有阅读的习惯。”张翠芹告诉记者,“周末晚上,这里一般都坐满了,有忙里偷闲的上班族,有埋头苦学的备考生,也有带孩子来阅读的家长,大家都觉得夜读是非常舒心畅意的一件事。”
一直以来,南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公共图书馆、流动书屋等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与运营水平,让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特别是在去年60家“孺子书房”高标准建设、验收、开放的基础上,今年,南昌将继续开展40家“孺子书房”建设工作,逐步建成广覆盖、宽领域、高标准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将浓郁“书香”厚植于城乡各个角落。
随着阅读空间逐渐覆盖全市县区,文化内涵不断植入人文水岸、艺术商圈、公园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客厅”逐步遍地开花,“诗和远方”变得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丰富夜间游览
文化特色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特色文化街区是城市繁华的窗口,更是城市文明的名片,在体现都市繁荣的同时,也传承着地域文化和发展理念。
夜晚,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穿梭,探店、拍照、寻味、享受闲暇时光,勾勒出一幅烟火繁华的画卷。
巨型花束、幸运花路、花潮舞台、鲜花电话亭……正在举办花潮节的万寿宫以“鲜花占领街头”为场景创意主线,以“春祈万物”为花潮节主题,将万寿宫升级为一个强社交、多体验、泛时尚的都市桃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拍照打卡。
“我是慕名前来!”3月31日晚,来自宜春的陈佳丽高兴地说道,“万寿宫不但有特色,拥有各种美食,还有手作文创、艺术创作等众多网红店,在这里可以享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真是不虚此行。”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彰显南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承载着南昌百姓的共同记忆与情怀,“文化”是街区的灵魂所在。江西万寿宫文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珂介绍说:“万寿宫是赣商文化的代表和发源地,也是江西共同地域文化认知的精神符号。”
以晚清赣派民居的建筑呈现街区历史风貌,斥巨资打造中山路沿街、旌阳路南北两侧立面、三街五巷、广润门城墙、万寿宫宫殿及戏台整体景观灯光亮化,每到夜晚,屋顶层叠、错落有致、金碧辉煌的灯光美景吸引众多游客来打卡,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慢生活、轻度假、微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兔年春节期间,街区创下单日最高客流量超15万人次的新纪录,街区周末、节假日日均客流达13万+人次。今年一季度客流量已经超过500万人次。”章珂告诉记者。
浓郁的文化气息,为街区带来更多人文气息与发展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超高人气。
入夜后的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一檐一角、一砖一瓦展现出浓浓仿古街区的建筑风貌,处处彰显“唐风宋韵”。
2020年,南昌启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同时对周边路网进行提升改造。2022年底,绳金塔商圈新容初绽,第19届南昌绳金塔庙会刷爆“朋友圈”。19天的庙会,总客流量达百万人次,线上观看人数更是超过千万人次。
“街区夜经济板块集合了城市商业消费、原生文化体验、特色民宿及夜宵、KTV、酒吧、音乐餐吧、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多元潮玩业态与文化新社交业态。”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运营公司——南昌雄州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筱菲表示,该街区通过“夜宵”+“夜游”+“夜购”+“夜娱”+“夜赏”等一站式游乐购方式,结合绳金塔公园夜晚灯光秀场,将街区打造成为“西湖区夜经济示范区”,吸引更多南昌乃至全国的游客造访。
这几年,南昌深挖历史文脉,加强场景营造,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相得益彰,让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散发新魅力。“夜东湖”文化和旅游消费圈、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昌市699夜市街区入选我省首批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赣江新天地商业街入选我省首批高品质美食街区。2月,《南昌市特色商业街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进一步推动南昌市商业街区特色化、品牌化、智慧化。
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南昌,接下来,将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对标国内一流,彰显特色优势,推动夜市街区档次提升、业态升级。
享受夜跑乐趣
山水人文与健身步道相得益彰
夜间体育运动是夜色中一道活力十足的风景,提升着城市的精气神。近年来,随着我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持续加强,市民夜间运动热情不断高涨,成为生活新风尚。
在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绿道,总会遇到不少夜跑者,他们在虫啁蛙鸣声中轻盈跑过。
“刚下过蒙蒙细雨,空气特别清新,很适合夜跑。”健步爱好者刘俊旅说,他身着运动服和跑步鞋,手上戴着记录心率与配速的运动手表,与他同行的还有好几名健步爱好者,“这跑道触感真不错,抓地感足还不会磨坏鞋子,跑起来很舒服,下了班来跑一跑,已经成了我们的默契。”
艾溪湖绿道也是许多老年人健身锻炼的好去处。“绿道和公园就建在家旁边,晚上饭后和老伴常来走一走,心情十分愉悦。”今年67岁家住艾溪湖北路中兴和园小区的熊国华说。
艾溪湖绿道是江西首条示范性样板绿道,环绕4.5平方公里的艾溪湖和2500余亩森林湿地公园而建,总长17公里,自2013年6月建设完成后,吸引了许多市民慕名而来。
“高新区按照‘一江相临、四湖相间’的城区空间格局规划绿道建设,规划沿赣江、艾溪湖、瑶湖、艾溪湖北路、紫阳大道、天祥大道、航空城大道等水域和主干道为骨架的大区域绿道网络,形成了具有高新特色的生态休闲健身绿道网。”南昌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林雯介绍说。
作为都市型绿道的代表,全长17公里的艾溪湖绿道让城市与湿地之间产生了奇妙地融合,见证了南昌高新区“还岸于民”的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南昌不断加强环湖滨水绿道建设,提升功能品质。赣东大堤风光带、青山湖绿道、赣江市民公园游步道、艾溪湖绿道……一张张功能完善、衔接有序,联通便捷、惠及民生的绿道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夜幕降临,赣江之滨华灯璀璨,缓缓转动的南昌之星摩天轮是夜色下城市轮廓的一抹绚丽点缀。
“咚,咚,咚——唰。”运球、投篮、进网,在摩天轮下的摩天轮英雄篮球场,蓝色的运动场地上满是挥洒汗水、奔跑跳跃的篮球爱好者,喝彩声、打气声此起彼伏。
“偶然有次被朋友约到这里打球,没想到在江畔摩天轮下还有这样一处风景绝佳的运动场地,后来就经常往这跑。”篮球爱好者黄杨豪拿起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在一旁观众席台阶上坐下说道。
该篮球场面积为1300平方米,包括六个篮球架,三块长28米宽15米的标准篮球场地,是赣江市民公园的一部分,深受市民喜爱。
而在赣江市民公园四期九龙湖公园10.8公里的绿道上,“夜健身”同样火热,许多骑行爱好者在夜色中,享受风中穿行的快乐。3.5米宽的自行车道依托地势高低起伏,让市民“骑”乐无穷。
在九龙湖公园旁的一家自行车租赁店,市民余思浩刚租下一辆自行车,准备开始自己的骑行“初体验”。“健康是最珍贵的幸福,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运动。”他说道。
骑行其间,不时能遇到组团骑行的车队,骑行者身上的反光条、车上的照明灯在夜色里闪闪发光,这条蜿蜒的“绿色项链”如今已经成为人们骑行的热门场所。
2006年1月,赣江市民公园一期开园;2007年10月,赣江市民公园二期开园;2015年1月,赣江市民公园三期开园;今年4月底,赣江市民公园四期也即将完工……赣江市民公园一二三四期如春笋般冒出,屹立于赣江之畔。待五期全部完工,将在赣江西岸构成一条长达28公里的生态优良、景色优美的绿色生态廊道,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运动健身的公共空间。
为进一步做好体育民生,南昌坚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全省体育公共服务高地,在全民健身方面的投入比重越来越高,打造包含高品质体育设施、体育产品、体育平台等多元化场景的“15分钟健身圈”,解决群众“和谁健身”“去哪健身”“如何健身”三大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运动场地,“夜健身”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新风尚。(全媒体记者周冬火殷思萌黄欢吴潇远/文杨紫韬/图)
标签:
近两年,南昌夜间活动愈发活跃,夜间经济已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鄱湖之畔,家园静美。随着红井村乡村振兴一期项目的竣工,闲置农房、庭院经济、生态人文等资源正发展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中国门窗之乡”安义而言,如何引进、培育、留住人才,充分发...
4月11日,记者从南昌市教育局了解到,4月15日、4月16日、4月22日、4月23日,南昌市45所城区普通高中学校...
本届对接会主题为“科教融汇促发展人才赋能向未来”。会场设置高校成果、企业需求、转移转化服务三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