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4月29日起南昌地铁启用新版列车运行图 世界新动态

  • 2023-04-25 11:59:30 来源:南昌新闻网

快捷72秒!南昌地铁行车间隔进入“3”时代

南昌新闻网讯 4月25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29日起,南昌地铁将启用新版列车运行图,加密行车间隔,最短行车间隔从4分48秒缩短至3分56秒,进入“3”时代;行车间隔压缩力度最大为72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本次调整涉及地铁1号至4号线各线路,具体调整如下:

一、1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进入“3”时代

为有效缓解骨干线路1号线早晚高峰时段客流压力,1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早高峰7:00—9:00、晚高峰17:00—19:00)行车间隔将从4分48秒缩短至3分56秒,缩短时间52秒,单位小时额定载客量较原来提高近4500人次,单位小时运力提升达25%;双休日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将压缩至4分48秒,单位小时运力提升20%。

二、2、3、4号线由单一运行图优化为工作日、双休日两张运行图

为确保2、3、4号线通勤乘客以及周末外出游玩乘客的快捷出行,提高线路间换乘效率,通过增加高峰时段、缩短高峰时段行车间隔的方式,将2、3、4号线从单一运行图优化为工作日、双休日两张运行图,单位小时运力提升在10%~25%区间。其中,2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30秒压缩至5分18秒,缩短时间72秒;双休日高峰时段行车间隔由6分30秒压缩至5分48秒,缩短时间42秒。3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钟压缩至5分24秒,缩短时间36秒,其他时段行车间隔保持6分钟不变。4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30秒压缩至5分54秒,缩短时间36秒,其他时段行车间隔保持6分30秒不变。

三、1号线新增节假日、重大活动运行图

为满足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期间乘客出行需求,1号线新增节假日、重大活动运行图,高峰时段(14:00—20:00)行车间隔压缩至3分56秒,其余时段行车间隔为5分45秒。

据介绍,近年来,南昌地铁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不断攀升,从2020年的30%攀升至2021年的43%,2022年达到54%。进入2023年以来,南昌地铁线网客运量也持续攀升,尤其近期线网日均客运量长期保持在“百万级”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客运强度处于全国前十水平。

“这是广大市民乘客出行意愿强势回归的体现,更是提高南昌地铁窗口服务水平的良好契机。加上‘五一’小长假将至,市民出行、外地游客来昌旅游即将迎来高峰。”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新闻发言人曾欣介绍,为给市民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消费和旅游观光体验,南昌地铁本着安全、高效、便捷的原则,加班加点完成客流分析、制图、验图、排班调整、设备保障等工作,并利用双休日、运营结束后时间进行论证分析,确保“五一”假期上线新版运行图。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维良表示,新版运行图上线后,对南昌地铁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提升。为确保运营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南昌地铁除了提前做好相应的人员排班、设备维护、出入库列车安排等保障工作外,还将优化一线作业流程、调整故障处置指南、加大人员培训、完善乘客诉求流转机制等。同时,进一步丰富移动支付方式、优化失物招领互动平台,常态化开展小鲜鹭志愿服务、助力高考等特色服务。针对不同的节假日,还将提前制定专项运营保障方案,随时做好客流监控,快速应急响应,以应对临时激增的大客流情况。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南昌地铁在丰富移动支付方式上持续发力,相继开通了微信小程序乘车、农行掌银APP地铁乘车码、建行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APP地铁乘车码,截至目前,移动支付方式共有10余种。官方APP鹭鹭行实现了所有主流渠道代扣和全省地铁公交一码通行,并已和15座地铁城市实现地铁乘车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城市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第二。(全媒体记者 蔡欢)

标签:

推荐阅读

4月29日起南昌地铁启用新版列车运行图 世界新动态

4月25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29日起,南昌地铁将启用新版列车运行图,加密行车间隔,最短行车

青山湖区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全球速递

4月23日,青山湖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

青云谱区举行“百场校招”线上线下双选会 环球热门

为进一步促进青云谱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4月23日,青云谱区2023年春季“百场校招”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

红谷滩区“百场校招”走进南昌大学

近日,红谷滩区人社局联合南昌大学举办南昌市10万人才来昌留昌“百场校招”专场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477...

头条:事关安全!南昌市“五一”前后开展大检查大整治

为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平安的“五一”假期,南昌市安委会发出通知,对“五一”前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在线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