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环顾当下,科技创新正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和人们的生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市委全会把脉定向、擘画蓝图,把科技创新作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明确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引领全市上下向着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目标奋力迈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科创优势,南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了大量优质的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全市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事实证明,唯有创新才能走在前列。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扎实做好平台建设、人才引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持续强化南昌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资源汇聚,才能厚植创新“沃土”。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在进位赶超中赢得更多主动权、优先权,亟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把资源集聚到最重要的科技任务上,集中力量、加速突破。要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出发,围绕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总体定位和产业功能布局,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创新,高标准加快建设城西的未来科学城,城东的瑶湖科学岛、南昌实验室,实现东西交相呼应,打造“一核引领、东西驱动、南北升级、多点发力”的多层次全方位区域创新格局,策应南昌“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兴”的城市扩张发展战略,推动创新政策精准倾斜、产业项目精准布局、创新要素精准汇聚,凝聚区域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全面激发创新主体动能,在全社会形成热心研发投入的浓厚氛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在市场竞争能力上,直接反映在发展质量水平上。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撬动起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众人拾柴”之力点燃全社会“创新之火”。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大中小企业共同创新,让企业主动创新求变,建立研发机构,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以科技创新推进动力变革,以产业创新推进转型升级,打开新发展空间。要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扶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做优做精做强,助力企业强化科研攻关,加快成果转化,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力推动南昌高质量发展。
创新生态好,则创新活力足。良好创新生态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打造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藩篱,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在南昌充分涌流、竞相迸发。要凝聚各方合力,加快打造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深度融合。要把握人才这一科技创新主导权,加快高职院校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大人才保障力度,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助推南昌发展升级。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当下,南昌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更加清晰,科技创新氛围越发浓厚,科技创新体系愈加健全,已然犁出一片发展“沃土”。我们要抢抓实施省会引领战略重大机遇,勇担时代重任,扛起发展使命,用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南昌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发挥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省科技创新进位提升。(本报评论员)
标签:
环顾当下,科技创新正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和人们的生活。市委十二
今年以来,我市民政系统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下足“绣花功”,让人民
双方将充分发挥南昌、鹰潭产业、资源等优势,不断提升两市的整体实力和
8月3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为引导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和鼓励
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关于加强项目储备建立渔业渔政项目库